無法取得影片資訊

如何有效提升內控與內稽效能

2023-09-28

1.1k

企業導入或評估系統時,就應該將內部控制與稽核的部分進行妥善的規劃在內,如此才能確保導入『企業資源規劃系統』可以發揮出: 確保達成營業的效果與效率、財務報表可信賴度與相關法令遵行的目標,以讓整體的企業資源可以獲得最好的規劃與運用。

ERP導入與評估

1.ERP導入與評估重點

在ERP導入和評估時主要有以下3個重點:

  • 完整控制架構的系統:選擇一個功能比較完整的系統會比較輕鬆,目前坊間70%-80%以上的ERP系統都符合需求。


  • 策略目標:在ERP導入階段,可以提升企業營運效率和與降低營運風險為目標來導入e化程式;ERP在導入評估之後,可能要重新調整公司的內部流程才能夠降低營運的風險,提升營運的效能。


  • 管理層與稽核人員深度參與:ERP導入要成功,不是只有資訊人員的工作。尤其現在不單純只是執行ERP導入,還要透過ERP來達到企業內控的目的,管理階層、稽核人員都需要深度參與,協助提早發現營運風險,或是在導入過程中就可以掌控風險。


2.評估彙總表

下圖的評估彙總表不僅僅可以用於ERP評估,未來評估任何資訊軟體都是適用的。



3.ERP推動的專案組織設計

ERP推動的專案組織中,以下相關人員都非常重要,需要一同參與。

  • 經營者:由公司經營者領導並參與,這樣經營者可以知道ERP在哪些方面可以提升公司營運效能,以及了解未來的風險有哪些,儘量提早規避。


  • 各部門主管:包括生產、銷貨、採購循環等部門的主管。


  • 內控稽核人員:讓他們更瞭解ERP系統,未來可以協助稽核管控,提升企業營運效能。



企業e化風險之全面考量

1.開發稽核程式

依據企業e化後的營運風險,開發適當稽核程式,協助營運風險的查核。透過ERP系統,可以協助耗時較多的年度稽核計畫、實地稽核、工作底稿製作等。



開發稽核程式時,可參考下面四個重點:

  • 擴大稽核層面,從單據抽查延伸到資訊控制模式之合理與有效性。
  • 篩選高風險項目,查核提高稽核效能。例如:採購單價超過標準單價10%以上。
  • 將稽核程式賦予為管理程式,從定期稽核轉變為即時風險資訊與監控。
  • 以資訊系統替代資料抽查並完成稽核局部工作底稿,降低稽核人員工作負荷。


2.成立資訊安全風險委員會

資訊安全風險委員會可以選擇一個合適的軟體,並依據組織和系統特性調整控制內容,建立持續監控改善機制,評估所有資訊系統修改對營運風險的影響與決策。企業內控中最重要的是所有流程都要留下痕跡。當ERP運行一段時間以後,如果使用部門提出程式調整需求,可以參考以下ERP系統功能調整流程來進行,一定要完整考量營運風險及內控要求,評估調整後可能發現哪些風險,並留下記錄存查。



人員內控內稽能力養成

1. 資訊人員

公司內部要能夠全面提升內稽內控的效能,資訊人員的內稽內控能力就非常重要。資訊人員除了具備持續學習的能力以外,在日常工作中,還要盡量參與公司的營運策略會議,讓大家可以瞭解資訊系統中有哪些資料可以提供給公司高層快速進行決策,另外,提升資訊部門在公司的層級也是至關重要的。


2.稽核人員

稽核人員的能力養成,同樣需要持續學習,還要更加瞭解ERP的功能,這樣才能利用ERP協助日常工作,提升稽核效率。另外,積極參與公司e化導入,瞭解e化導入過程中遭遇的問題,如此一來,將有助於未來稽核的工作。


想要進階學習《ERP管理》相關議題,推薦您相關課程資訊

線上課程

3天學ERP操作-WorkFlow

2天學ERP操作-SmartERP

ERP與內部控制整合實務

ERP成本報表查核技巧

【面授課程】

ERP與內部控制整合實務

ERP 成本報表查核技巧實務班

生物管職能進階管理報表課程


立即下載折扣碼享課程優惠

經營管理

ERP與內部控制整合實務

透過經營管理或內部控制程式與 ERP 系統整合,提升企業管理效能及電子化的效益。

知識主題
經營管理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