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31
詹雯婷
937
想要做好妥善的產能負荷規畫,必須掌握公司的生產資源(如機台設備數、人力、時間)、生產需求量等資料,以生產工時的轉換將兩者連結,使得數量的需求、產線設備數和人員數轉換成一致的單位,才能精確計算出產能。但,只有這樣還不夠……
隨著科技的進步,汽車零件製造業的鈑金工作也趨向精密化、自動化製造發展,為提高產品品質與生產力,大多採用自動化或半自動化機台生產。而產能要充分利用,得做好妥善的產能負荷規畫,因此須掌握公司的生產資源(如機台設備數、人力、時間)及生產需求量等資料,以生產工時的轉換將兩者連結,使得數量的需求、產線設備數和人員數轉換成一致的單位,這樣才能精確計算出產能。
滑到文末,立即下載「交通工具暨零組件業趨勢」簡報,讓你全方位了解交通工具暨零組件業智造現場!
在生產過程中,由於每道製程的處理時間不盡相同,不同產品也有差異性,因此每個人的生產工時可能是不一樣的。為追求一定的生產節拍及穩定量的產出,就必須要進行生產全程的產能掌握與調節。然而,個別產線主管大多只能掌握自己單位的負荷狀況,於是這項任務往往交到廠長或是大生管身上,而他們本身也有自己的職責,在分頭兼顧之下,自然效力不彰。
因此,企業需要借助系統來結合生產需求、標準工時、部門產能作一個綜合推算,並依照自身的設備等級、製造能力,轉化成一個各部門單位都能夠用來溝通、衡量、具參考性的標準工時。有了共通的時間衡量結果,才能確保所呈現的數據不只是單一部門平準化的結果,也能成為跨部門共通的參考。
透過這樣的共通機制,將生產需求轉化成各單位的工作負荷狀態,同時透過數位軟體系統轉化為客觀數據,讓每個人可以一目了然方便溝通,讓所有人能更順利進行生產調度的檢討。讓生產單位可以調節規畫並預先做好準備,至於細節再交給生管去進行調度即可。而生產中的異常管制、異常示警等機制,也可以使人員快速發現生產中的問題,減少時間及資源損失。
做事要有效率,管理就得做好,而生產管理可分成兩種情境,在不同情境下,所關注的重點及方式也有所不同。
雖然平時我們都希望生產排程上有彈性空間,但遇上急插單或是一些意外狀況發生時,那些空間便都塞滿了。這時要注意的是,一個接近滿載的生產系統,很可能會造成連鎖效應使生產系統大亂,生產效率下降,因此當產能利用趨近於滿載,就得按照出貨及後續製程需求的優先性來排序作業,來達到生產最佳化。
若公司尚未數位化就由主管指派,數位化程度更高則可透過看板(KANBAN)進行管理。經由明確的指示,讓員工逐項的依序工作,管理層可看著這些事項逐一完成,有漏掉的工作也可以快速察覺,並指派員工去處理。
如果工廠的負荷沒那麼滿時,除了可趁空檔調整開機、開線數,也可以將一些後期的訂單提前少量生產,維持產線最基本的運作,尤其是不用靠模具也能進行生產的製程。
不過,有些工廠明明產線就沒那麼滿,結果訂單還是遲交,其實這是因為管理人員預計出貨減少了,例如降至平常的7成,便認為這些量對產線來說應該很容易消化,可是當產線配合調整產能,不加班、少開線、步調放慢,為了降低成本,也只用7成的產能,這樣一來,便成了「以7成的產能對應7成的工作」,等於又呈現緊繃狀態了。
所以,即使為了樽節成本而調低工作時數、減少產能,也不要忽略還是要按出貨的優先序安排工作的原則,以免「預期寬鬆,實則緊繃」,屆時交不出貨來就麻煩了。
滑到文末,立即下載「交通工具暨零組件業趨勢」簡報,讓你全方位了解交通工具暨零組件業智造現場!
公司的產能應用是必須能夠靈活彈性的調度,才能做到產能最大化。而所謂的「產能最大化」,是指全製程生產的可出貨產出最大化,並非個別產線的產出極大化。
因此透過數位軟體系統將工廠各部門的負荷狀況,以數據具體的視覺化呈現,可以幫助管理者掌握產能瓶頸和過剩的製程,在投產階段透過現場看板(KANBAN),及早調整出近期全製程產能的最有利配置,協助並稽核產線能夠按照出貨,或是後製程生產需求依序地進行生產作業。
另外加上模具管理、標準工時建立等手法,強化產線的實作與管理的基本功,在規畫階段就得思考如何好好運用這些產能,以確保產能用在對的地方且無多餘的浪費。這樣一來,才能充分地將產能化為產值。
延伸閱讀:生產管理的困境與瓶頸篇
機零特派員
3,331 Followers
機零特派員
3,331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