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2
黃美玲
2.1k
財務報表可以說是一個企業的成績單,公司成員看不懂成績單,就無法剖析公司是否賺錢與虧損,更不知從何改善。以非財會背景出身來說,財務報表的判讀與分析是困難而陌生的,但無論公司規模大小,都必須掌握損益表及資產負債表的解析要領,從報表組成架構及閱讀重點,鍛鍊好財會基本功,也能輕鬆看透財務報表、制定管理指標、擬定正確經營決策。
在企業中,財務報表不只是系統的產出結果,更不只是一張數字報表。財務報表與公司營運有著很大的關聯性,所以每個數字都必須要能與經營結合,才能夠運用於經營決策。
公司銷售區域的經濟環境是否景氣,政治層面的穩定度,這些都屬於整體環境的範疇,都會影響企業經營決策的結果。特別是在疫情影響的情況下,一旦面臨疫情爆發,公司可能從賺錢轉而面臨損益兩平點,因此,公司的經營決策需要考量整體環境的變化。
經營理念代表的是公司的經營方向及主管的經營風格。舉例來說:某企業的經營理念是三好一公道。什麼是三好一公道呢?品質好、信用好、服務好,而一公道指的是價格公道。因此,公司一定要有自己的經營理念,而經營理念會支撐經營決策的制定。
研發能力、穩定的客戶,或是母公司給予的資源,這些都屬於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而企業的員工流動性高、自有資金不足,以致經營決策無法大肆擴張,則屬於企業的競爭劣勢;因此,競爭優勢與劣勢便是企業體質的表現。
經營決策制定後,會展開成企業的生產、行銷、人力資源、研究發展及財務五項企業活動。財務人員將企業中各項活動的交易內容變成數據,彙總後產生財務四大報表: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權益變動表。當財務人員分析財務報表後,將結果回饋給經營決策的制定。
財務報表是公司營運的成績單,如果發現損益表的毛利不斷下滑,這就必須考慮是否因為業務競爭造成售價降低,尤其在後疫情時代,公司的材料成本相較過去都成長相當多,加上推銷費用、出口費用的增加,這些都會造成毛利的下滑。公司的活動調整反映在下個月的財務報表中,然後衡量是否需要調整公司的經營決策進行改善。
「損益表」又稱作「賺錢表」。大部分經營者拿到損益表之後,往往先看損益表中淨賺的金額,如果發現不如預期或是虧損,則會接著看毛利,若毛利符合預期,則會注意營業費用是否超過,或是有利息支出突然增加的情況。
損益表中的本期淨利(損)會出現在「資產負債表」中的保留盈餘中。「資產負債表」又稱作「找錢用錢表」,企業從股東現金增資或是銀行借款的行動中獲得資金(找錢),企業將資金用在存貨投資、應收帳款或是購買廠房設備(用錢)。
損益表中的本期淨利(損)與折舊及攤銷會出現在「現金流量表」。現金流量表是以現金的基礎進行說明,所以「現金流量表」又稱作「錢進錢出表」。
舉例來說,假設7月份銷貨收入是100萬,則7月份的損益表會出現銷貨收入100萬,但與客戶談好月結90天,需要90天後才會收到現金,加上客戶固定於10號付款,所以公司要在11月10日才會收到100萬。
因此,7月份損益表中的營業收入,到了現金流量表必須要11月才會出現,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損益表看起來賺錢,但現金卻會遞延收到的原因。
資產負債表中,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增減也會出現在現金流量表中,因此,有些中小企業的會計人員會使用現金收支預估表來取代較為複雜的現金流量表。
權益變動表一般的企業通常一年才會編制一次,有些可能是半年編制一次。如果權益變動表有現金增資、現金股利,一般上市櫃公司會將這些放入現金流量表中,因為現金增資就是流入,而現金股利則是流出。
當財務主管進入一間公司,最重要的是看哪一張報表呢?我建議先從資產負債表開始,資產負債表可以看到公司大致的樣貌,然後藉由損益表了解公司是否賺錢,最後,利用現金流量表中現金流入、流出的狀況,來了解公司的營運情況。
企業經營不能且戰且走,必須善用數據管理制定經營目標及決策。
想要進階學習《財務管理》相關議題,推薦您相關課程資訊
【面授課程】
【線上課程】
財務知多少
2,052 Followers
財務知多少
2,052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