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9
詹雯婷
8.1k
缺工不是最近才開始,各行業不約而同都早有這樣的跡象出現,尤其餐飲業、傳統製造業等徵才常「剩」軍。就連一般大眾印象中「很夯」的科技業,其實早些年就開始「人力失守」,不得不陸陸續續放寬門檻,像是學經歷、專業領域等等條件愈加寬鬆,多年來積極找人,甚至找到跨產業去了。
根據勞動部2024年第1季的人力需求調查顯示,專業科學、技術服務業、營建工程業、住宿餐飲業、醫療保健業及藝術娛樂休閒服務業,都有嚴重缺工情形。
然而,缺工不是最近才開始,各行業不約而同都早有這樣的跡象出現,尤其是住宿餐飲業、傳統製造業等徵才常「剩」軍,即使疫情後訂單復甦,人力卻沒有同比例回流。就連一般大眾印象中「很夯」的科技業,其實早些年就開始「人力失守」,不得不陸陸續續放寬門檻,像是學經歷、專業領域等等條件愈加寬鬆,多年來積極找人,甚至找到跨產業去了。
一名麥當勞人資部主管曾說:「以前我沒想過台積電會來挖我的人,但現在真的發生了。」
大家乍聽之下也許會不太相信,腦中可能冒出諸多問號:半導體業和餐飲業怎麼搭上線的?不同產業的人才可以通用?
但不要不相信,這是真實發生的。
連大企業的人都被搶了,中小企業又該怎麼辦?搶不過大企業,難道只能默默迎來無止盡的「空城季」?
綜觀社會萬象,缺工原因除了是疫情、少子化、人口老化等環境因素之外,還有「人(求職者)」與「產業(門檻條件)」的變化。
自疫情開始,外送平台一躍成了熱門行業,不僅門檻低、工時彈性,且可看自己意願賺多賺少,吸引不少求職者投入。根據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統計,台灣外送員人數在2019年至2022年間,就從45,000人增加14,5000人,才3年就足足翻了3倍多,成長驚人!
更有人力銀行進一步調查發現,外送員大多來自製造業的基層和餐飲服務業,即使疫情好轉、產業景氣回復了,仍有4成的人想持續投入外送行業,僅1成8的人願意回頭重操舊業。也就是說,現今缺工的產業,有一部分的人被外送平台搶走了,而且還不見得會回到原來的崗位。
由此可見,人才被瓜分的管道不限於同業或異業的「企業」,還有讓個人更為自主的新興產業「非典型勞工」身分轉變,讓企業人才加速流失,缺工影響也愈來愈顯著。
以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發布的《2023年中小企業白皮書》顯示,台灣中小企業家數超過163萬家,約占全體企業98%,就業人數為913.2萬人,「製造業」即為前三大行業之一,可見製造業需求量之大。
但製造業偏偏是缺工大戶之一,加上時代更迭、市場變化大,正所謂「山不轉路轉」,不少企業先前受疫情影響時,便紛紛轉型,運用數位系統工具替代人力,讓一個人搭配工具,可以做原本需要三個人做的事,甚至朝「關燈工廠」方向邁進,一來節省人力,二來環保減碳,可說是一舉兩得,也符合現今全球追求的ESG趨勢及淨零目標。
「智慧製造」已成全球趨勢,也是企業生存的關鍵。在面臨缺工危機,若能將以往操作繁複、需要大量人力的製程,導入自動化與智能化後,以AI、IoT等科技融入日常作業中,便可補上一定程度的人力缺口,減輕人力負擔,同時提升生產效率,又能兼顧生產品質。
另外,利用IoT等技術收集大量數據之後,將製造流程做到即時可視化,以圖表化呈現並加以解讀,除有利於後續分析改善,可將企業內部的知識與經驗收集,進行數位化管理,解決許多傳產在技術經驗上世代交接斷層的問題。
至於現有員工,在數位系統工具輔助之下,可釋放其創意及彈性空間,企業不妨安排人員強化技能或學習新事物,為個人與企業創造更多價值,亦可增強企業體質與競爭力。
目前數位系統工具的應用已遍及各產業,像是不少汽車及零組件業,由於其將「品質」視為首要之務,為確保良率、減少人為失誤、提升生產效率與精確度,加上電動車崛起、全球淨零目標等時勢推動下,供應鏈各廠需符合國際標準,因此迫使及早升級。
企業透過智慧製造和數位系統的建立與應用,在生產流程的各環節中,進行即時訂單跟蹤、庫存管理、生產排程等數位化管理,這樣一來,不只可預測生產問題,還能做到自動調整生產參數,以降低人為因素所產生的變異可能,亦有助於降低庫存成本、優化生產排程,進而提升產品品質。
反觀其他產業,雖然尚未全面要求,一些企業或許還在觀望或猶豫不決,但可以篤定的是,此為全球共進之趨勢,且各產業在缺工潮之下,遲早將其作為解決方案而跟進。因為隨著各家企業成功轉型,剩下者就成了「不進則退」,若在效率、準確度、產能等方面不及他人,很可能就會自產業供應鏈名單被剔除了。
智慧製造趨勢所
2,034 Followers
智慧製造趨勢所
2,034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