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9
詹雯婷
307
汽車零組件業除了少量多樣的生產線挑戰,還有各種缺料缺工、標準工時估算、生產進度掌握、交期控管等問題。在生產製程中,最初始的步驟是「需求預測」,不能僅僅預測完數字就放著不改不動,而是運用滾動式預測,不斷調整修正…
汽車業一向有「火車頭工業」之稱,根據交通部公路總局統計資料顯示,2023年2月底全台汽車逾847萬輛,平均每千人擁有350輛汽車,汽車密度頗高。若要問一部汽車有多少零件,你猜得出來嗎?答案是三萬多個零件。它涵蓋了鋼鐵、塑膠、橡膠、玻璃、機械、電機、電子、服務等不同產業,而汽車產業的上游即是零組件製造商,像是車燈、輪胎、鈑金、鋁合金鋼圈、引擎蓋、保險桿等,其製造方法包括鑄造、沖壓、鍛造、機械加工與熱處理等程序,可說是種類廣泛且技法複雜。
由此可知,在汽車零組件業中,除了少量多樣的生產線挑戰,還有各種缺料缺工、標準工時估算、生產進度掌握、交期控管等問題,雖然這些問題和機械零組件業相似,但汽車生產是計畫生產,並不像機械零組件業是接到訂單才生產的那種快速交貨模式,因此最容易有變動的是交期時間,要做到如期出貨,有許多眉角需要注意,才能有效減少困擾、擺脫交期高壓。
滑到文末,立即下載「交通工具暨零組件業趨勢」簡報,讓你全方位了解交通工具暨零組件業智造現場!
汽車零組件的生產製程中,最初始的步驟是「需求預測」,再來才是生產排程及監控等步驟。而在派工、加工、完工皆須如期達成的目標下,生產計畫的精準度顯得格外重要。美國總統艾森豪說過:「計畫無用,但做計畫才是一切。」(Plans are nothing, Planning is everything.)這句話看似矛盾,卻恰恰足以說明在面臨車廠需求變動的生產計畫該如何執行。
首先是需求預測,不能僅僅預測完數字就放著不改不動,而是運用滾動式預測,不斷調整修正。例如在年底預測未來3個月的耗用量為2000單位,然而到下個月(1月份),卻因市場急速萎縮而使原本預測要用到的量剩餘100單位,所以接下來要預測下個月份(4月份)耗用量時,就不可能一樣預測2000單位,而是會調降。再下一個月(2月份)時,市場回升且突破預期,不只把1月份剩下的量(100單位)用盡,也把當時預測2月份的量(2000單位)耗光了,而且還得請廠商預先挪下一個月(3月份)的100單位來用,這時要做預測就會增加單位,將原2月份的預測量加上3月份被挪用的100單位,作為5月份的預測值。
這也呼應前述所提的艾森豪名言,其即是說:計畫從執行第一步開始,就必須根據每一步當下的情勢變化重新計畫下一步。他之所以會說「計畫無用」,是因為每一次計畫都是依當下狀況而設定出來的,但每一刻的情勢都不斷變化,因此固守最初的計畫並沒有價值,若要產生價值、發揮效用,就必須依照即時資訊去更動調整。
計畫無論怎樣修整,最終一定要付諸實行,而生產排程便是為了提高計畫的可行性,其所要考量的因素包括以下四大面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機台是工廠重要的生財工具,其狀況務必要完好,生產流程才會順利;人力不只是單純的勞動,還包括經驗等無形資產,這些都會影響生產效率。在進行排程時,要考量生產能力和資源上的限制,尤其是生產線的可用時間、機器的調整時間、工人的交接時間等,以確保生產計畫的實施。
滑到文末,立即下載「交通工具暨零組件業趨勢」簡報,讓你全方位了解交通工具暨零組件業智造現場!
雖然想像很美好,不過生產計畫再怎麼周密,一旦到了現場執行,很難完全不出狀況。現場常出現的問題通常是人員的錯誤和設備突發狀況,像是接到A訂單、現場卻做B產品,或是機台故障、換線延遲等問題發生。發生問題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若現場人員和生管之間的資訊是有落差的,便無法及時處理問題、調整生產計畫,不僅造成更大更嚴重的損失,也無法順利達成目標。
因此生產排程須結合派工與報工,以「資訊即時化」的方式,讓生管人員在第一時間知曉真實的情況而下更精準的判斷。像是在生產線站點設立物聯網/機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報工設備,達到生產進度追蹤、設備監控、品質管理及實際工時的計算,就不必讓生管人員得親臨現場才知道實際狀況,也能減少人工報工產生的漏失與延誤,提高生產效率。
「計畫趕不上變化」或許是事實,但我們可選擇「因應變化改變計畫」,且進一步解決變化所帶來的問題,照樣可以達成目標。想要這樣的結果,前提便需要掌握即時的真實資訊,做到事前指派、事中監測與預警、事後檢討與校正,步步為營,才能讓「預想成真」,而非淪為空想。
延伸閱讀:
機零特派員
3,331 Followers
延伸閱讀
機零特派員
3,331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